
托普低空遙感作物健康分析系統是托普云農推出的一款集成無人機飛行平臺、高分辨率可見光/多光譜相機以及配套數據處理軟件的綜合性監測解決方案。以下是對該系統的詳細介紹:
一、低空遙感作物健康分析系統概述
定義:托普低空遙感作物健康分析系統是一種基于無人機掛載可見光或多光譜相機實現的低空遙感系統,通過采集作物高清圖像或多波段光譜信息,結合圖像處理技術和智能分析算法,實現作物表型數據的高效采集與智能分析。
核心價值:為精準農業、育種改良及科研創新提供數據支撐,推動農業生產的智能化與數字化。
二、低空遙感作物健康分析系統組成
無人機飛行平臺:
作為系統載體,搭載可見光或多光譜相機進行低空飛行(高度通常低于300米)。
支持預設航線自動飛行,降低人工操作誤差。
具備長續航與大范圍作業能力,支持最大40+分鐘續航與15公里飛行半徑。
高分辨率可見光/多光譜相機:
采集作物冠層圖像或反射光譜數據(如綠光560nm、紅光650nm、近紅外860nm等波段)。
提供高精度圖像數據,支持后續智能分析。
配套數據處理軟件:
對采集的圖像數據進行處理與分析,提取作物表型信息。
結合機器學習算法與植被指數模型(如NDVI、NDRE),解析作物長勢、營養水平、水分脅迫及病蟲害等核心參數。
三、低空遙感作物健康分析系統功能特點
多品種智能監測:
覆蓋水稻、小麥、玉米等常見作物。
支持從補苗指導、生育期識別、株高分析、覆蓋度分析、倒伏分析到產量預估的全流程算法能力。
玉米雄穗識別:
在育種制種過程中對玉米雄穗進行識別,提高去雄檢測效率和精準度。
案例:某制種企業通過系統識別玉米雄穗,去雄檢測效率提升40%,種子純度達99.5%。
全自主航線規劃與拍攝:
支持預設飛行路徑,自動完成圖片采集。
降低人工操作誤差,提高數據采集效率。
可視化管理平臺:
集成GIS地圖顯示基地與地塊信息,可查看任意基地和地塊信息。
提供直觀的可視化界面,方便用戶管理。
智能地塊劃分管理:
支持設置地塊名稱、類型、土壤等信息。
地塊面積自動計算,可標記父本行并隱藏,避免父本行雄穗對識別結果帶來的影響。
物聯設備集成管理:
支持綁定氣象站、土壤傳感器等設備與地塊聯動。
實現環境數據自動采集、歸集,為作物生長提供適宜條件。
多設備集成:
支持考種儀、光合作用測定儀等科研設備數據接入。
實現數據同步與共享,無需手動錄入。
高精度圖像處理:
采用圖像拼接與空間校正技術,自動排除遮擋干擾得出實際對應的物理面積。
提高數據準確性,為后續分析提供可靠基礎。
無人機領航去雄:
支持通過無人機自動導航到雄穗上方,物理標記雄穗位置。
方便雄穗的精準定位,快速去雄。
農事操作閉環管理:
記錄施肥、灌溉、打藥等操作類型、投入品及執行人員。
結合生長模型實現標準化生產管理,提高農業生產效率。
農事操作指導:
可結合生育期和作物生長模型,指導相關農事操作。
如最佳灌溉時間、施肥量等,實現標準化生產過程。
校正自學習功能:
支持手動校正識別結果。
基于校正數據,模型可自動學習,提高識別準確性。
多維度數據報表:
支持通過時間、地塊等維度,通過扇形圖、柱狀圖、列表等形式展現地塊、識別結果等數據。
方便科研分析,為農業生產提供決策支持。
多格式數據導出:
支持Excel、PNG、PDF等多種格式導出數據。
方便用戶進行后續處理與分析。
四、低空遙感作物健康分析系統應用場景
農業監測與巡檢:
實時監測作物生長狀態和環境數據,為農業生產提供及時、準確的決策支持。
降低人力成本,解決大量人力巡檢的現狀。
育種改良:
量化株高、莖粗、葉面積等性狀,加速抗病、抗旱、抗倒伏品種選育。
提高育種效率,推動農業科技進步。
科研創新:
結合氣象、土壤數據,探究遺傳背景與環境互作機制。
為科研人員提供更全面、更精準的數據支持,推動農業科研的進步。
政府監管:
生成全域農業一張圖,整合無人機巡檢數據。
實時掌握耕地利用、作物分布、災害情況,輔助補貼發放與糧食安全預警。
五、低空遙感作物健康分析系統技術參數
飛行器尺寸(折疊,不帶槳):221mm×96.3mm×90.3mm
飛行器飛行速度:
最大水平飛行速度(無風):15米/秒(普通擋)
最大抗風速度:12米/秒
影像傳感器:
廣角相機:4/3 CMOS,有效像素2000萬
長焦相機:1/2" CMOS,有效像素1200萬
圖像格式:JPEG/DNG(RAW)
最大飛行時間(無風):45分鐘
最大續航里程:32公里
懸停精度(無風或微風環境):
垂直:±0.1米(視覺定位正常工作時);±0.5米(GNSS正常工作時);±0.1米(RTK正常工作時)
水平:±0.3米(視覺定位正常工作時);±0.5米(高精度定位系統正常工作時);±0.1米(RTK正常工作時)
飛行器支持:RTK定位模塊和無人機場
實時圖傳質量:遙控器:1080p/30fps
工作環境溫度:-10℃至40℃